导读:鲫鱼是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也是水产养殖中效益比较高的鱼品种,虽然说野生鲫鱼也很丰富,但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个头也没有养殖的大。现在市场上鲫鱼需求大,大家都喜欢吃的美食。鲫鱼采用稻田养殖效益好,适合稻田养殖的鲫鱼有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及其他良种鲫鱼。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高。下面蛇农网小编就来分享一下稻田养鱼技术大全,鲫鱼稻田养殖方法给大家分享。
一、准备工作
1、田块选择:
作为稻田养殖鲫鱼的田块要选择好,需要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田块来进行养鱼,来培育鲫鱼鱼种。一些田块容易枯水、漏水及严重草荒的稻田不适合作为稻田养鱼开发利用。
2、田间修建:
加高加固田埂:修整田埂,夯实加固。外田埂高50厘米,顶宽40厘米,底宽60厘米。内田埂高40厘米,顶宽30厘米,底宽50厘米。
设置拦鱼栅:进出水口呈对角设置,宽度为30-60厘米。在进出水口安装拦鱼栅,采用网片、铁筛均可,最好设置2层。
挖鱼沟、鱼溜:在稻田内挖鱼沟、鱼溜,鱼沟一般宽50厘米,深30厘米。鱼沟距田埂l米左右,一般挖成“口”字形、“日”字形或“田”字形。鱼溜设在鱼沟交叉处,长宽各为1米,深80厘米。鱼沟、鱼溜的面积一般占整个田块面积的5%-10%。
稻田消毒施肥:在鱼种投放前10-15天,每亩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50-250千克、磷肥40千克;放养前7-10天,稻田及鱼沟、鱼溜用适量生石灰化浆泼洒消毒。
二、稻田放养
稻田养殖鲫鱼可选择彭泽鲫、异育银鲫、高背鲫、方正银鲫等品种。放养的种类可选择夏花鱼种,也可选择春片鱼种,但由于稻田苗种放养晚,春片鱼种很难购买,而夏花鱼种容易买到。夏花鱼种规格达到2-3厘米即可,放养密度为300尾/亩-600尾/亩。春片鱼种规格以50-100克为宜,放养密度为50尾/亩-60尾/亩。鲫鱼苗种一般在稻田插秧l周后放养。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保证其成活率。
三、科学投喂
鲫鱼是杂食鱼类,稻田养殖鲫鱼食物很重要,既可投喂豆饼、糠麸、玉米面等混合饲料,也可投配合颗粒饲料,但现养鱼还是以混合饲料比较好,效益高。当然,如果有廉价的其他饲料,也可以用来养鲫鱼利用。日常投喂饲料需要做到定点投喂,食场要相对固定。每天投喂1-2次,每次投喂以鱼l小时内吃完为宜。要经常检查食场,根据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喂量。
四、田间管理
1、勤巡田:
日常管理还需要巡视养殖稻田,特别是防止田埂漏水,发现田埂漏塌要及时堵塞、夯实。注意维修进出水口的拦鱼栅,防止洪水漫埂或冲毁拦鱼设备。田间水较少时,要经常疏通鱼沟,如有搁浅的鱼要及时捡入鱼沟内。
2、调节水位水质:
稻田养殖鲫鱼需要水来提供活动水域,需要比较高的水位,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位,以增加鱼类的活动水体,以利生长。为了不影响鲫鱼生长期加长,稻田最好不晒田,必须晒田时其排水要慢,以让鱼安全进入鱼沟。为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水质恶化,日常管理还需要定期换注部分新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次;虽然鲫鱼耐缺氧比较高,但在夏季高温季节,要经常换注新水。
3、农药施用:
稻田养殖鲫鱼鱼种,可显著减少农药施用量。施农药时,粉剂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应在中午露水干时喷洒,尽量将药物喷洒在水稻茎叶上。
4、施肥:
最好施用长效基肥,如农家肥、磷酸二铵或尿素等,不仅对鱼无害,还有利于鱼类的生长。追肥要少施勤施。
五、常见病害
1、肠炎病:该病症主要由肠型点状气单孢菌感染所致。发病后,鱼体颜色变黑,游动速度变慢,严重时,腹部出现肿胀,按压腹部还会在体内排出淡黄色黏液。
2、锚头鱼蚤病:该病症是由锚头鱼蚤寄生引发。发病后,寄生的不稳出现发炎、红肿现象,影响鲫鱼成熟。导致鲫鱼不能繁殖,养殖效益降低。
3、烂鳃病:该病发生后,鱼体颜色变黑,游动速度变慢,较明显的是,鱼鳃中堆有污物或淤泥,严重时鳃丝大面积腐烂,造成病理性缺氧死亡。
4、出血病:该病主要是因为嗜水气单孢菌感染所致,鱼体体表两侧、鳃盖和鳍条充血,严重时鳞片基部也会充血,腹部膨胀,按压腹部还会流出淡黄色或红色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