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蟾蜍药用价值比较高,也是一种比较火的特种养殖项目,野生蟾蜍资源匮乏,目前人工养殖蟾蜍填补市场需求。随着项目的发展,现在养殖蟾蜍技术已经成熟了,也带动了很多养殖户发家致富。有农民朋友问蟾蜍养殖技术?下面蛇农网小编把稻田高效养殖蟾蜍技术分享给大家?
一、选址造池
作为稻蟾养殖的田块需要一定的要求,需要选择环境僻静、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蟾蜍虽然逃跑速度缓慢,但也是喜欢逃跑的爬行动物,需要在养殖池四周用0.8米高的密制渔网围起来,把整块稻田围住,围埂内宽1.5米,便于蟾蜍上岸活动。稻田养殖的井水口和排水口都要用网堵住,防止蟾蜍逃逸。在稻田仅靠埂一边另挖一个小池塘,用于饲养小蝌蚪,池塘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1/6。如果养殖稻田过大,可分设若干个小塘,池塘水深在40厘米,并在塘的上空架设直径1厘米的注水管,在埂的任意边设一出水口,用聚丙稀网片围起。网目以每平方厘米60个为宜。
二、消毒投苗
都准备好了,在投放种苗钱一个月,要彻底的消毒,采用生石灰15千克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在池塘加入发酵后的有机肥100千克,5天后蝌蚪入塘,放养时选择无伤、健壮、规格整齐的蝌蚪,经1.5%的食盐水消毒后,每亩稻田按6000尾~8000尾投放,投放时气温不低于20%。
三、养殖管理
小池塘在保证微流水的同时,保持水质在剩余饵料作用下不会恶化即可。投喂时以多次少量为宜,喂以浮性粉状自配饲料,直到变态。幼蟾变态收尾后,在小塘中央设立底部为钢丝网的圆型饵料台,每天投活饵(蚯蚓、蝇蛆等)以及浮性颗粒料,同时在投喂时从注水管中加水,制动浮性颗粒料,进行幼蟾摄食驯养。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在幼蟾有定点摄食习惯后,可以把小池塘的网围打开,把幼蟾放入稻田自由觅食。
四、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要注意稻和蟾蜍的矛盾,幼蟾进入稻田后,前期保持田间水质较清爽。到了夏季,田间要经常灌溉跑马水来调节水温与水质。水稻发生病虫害需要喷洒农药,要选择晴天喷洒,且不能对着下面喷药,最好是喷口朝上,雾花要细,尽量不致药物下沉。一旦田间药物沉积过浓,立即注水调节。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用药物杀虫,蟾蜍就是一个消灭害虫的能手。幼蟾在田间要防止其天敌蛇、鹰等侵害。蟾蜍一般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病,但要注意机械性碰伤,造成外伤感染。所以在抓捕时要特别注意,只能用布兜来抓捕。从幼蟾放入稻田后两个月,以后每月筛选一次,捕大留小,捕出后放置于专用的养殖池,以便采集蟾衣、蟾酥,或者出售。
ps:投资有风险,蟾蜍养殖需要了解市场行情,销售渠道考察后,才可以投资养殖,且不可盲目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