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甘蓝】包菜百科,甘蓝也就是大家说的包菜,是十字花科的蔬菜品种。也是最常见的叶菜类蔬菜。甘蓝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全面,是老百姓经常需要吃的蔬菜品种。甘蓝的品种比较多,不同的品种,口感有差异,价格差别也比较大,种植甘蓝也让菜农增加了收入。甘蓝不但是蔬菜,也有不错的药用功效,是质量肠胃炎,消化道炎症的好食材。甘蓝的百科知识,很多农民朋友还不知道,下面蛇农网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甘蓝简介

   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基生叶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乳白色或淡绿色;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基生叶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抱茎;最上部叶长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厘米,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直径2-2.5厘米;花梗长7-15毫米;萼片直立,线状长圆形;花瓣宽椭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微缺,基部骤变窄成爪,爪长5-7毫米。长角果圆柱形,两侧稍压扁,中脉突出,喙圆锥形;果梗粗,直立开展。种子球形,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中国各地栽培,作蔬菜及饲料用。叶的浓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除芥蓝原产中国外,甘蓝的各个变种都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早在4000-4500年前古罗马和古希腊人就有所栽培,中国东北地区俗称“大头菜”,云南俗称“莲花白”。

二、甘蓝科学分类

   中文学名 甘蓝 拉丁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别    称 花菜、包菜、莲花白(云南)、大头菜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五桠果亚纲 
   目白花菜目 
   科十字花科 族芸苔族 
   属芸苔属 种 甘蓝 
   分布区域 中国各地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三、甘蓝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乳白色或淡绿色;二年生茎有分枝,具茎生叶。
   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长和宽达30厘米。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3.5厘米,宽3.5-7厘米,基部抱茎;最上部叶长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1厘米,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直径2-2.5厘米;花梗长7-15毫米;萼片直立,线状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宽椭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15毫米,脉纹显明,顶端微缺,基部骤变窄成爪,爪长5-7毫米。长角果圆柱形,长6-9厘米,宽4-5毫米,两侧稍压扁,中脉突出,喙圆锥形,长6-10毫米;果梗粗,直立开展,长2.5-3.5厘米。种子球形,直径1.5-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四、甘蓝生长习性

   甘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甘蓝的幼苗必须在0-10℃通过春化,然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

五、甘蓝主要变种

   1、野甘蓝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下部叶大,大头羽状深裂,具有色叶脉,有柄;顶裂片大,顶端圆形,基部歪心形。总状花序在果期长达30厘米或更长;花浅黄色;萼片长圆形,直立;花瓣倒卵形。长角果圆筒形;喙长5-10毫米,无种子;果梗长约2厘米;种子球形,灰棕色。
英国及地中海地区野生,中国无栽培。
   2、花椰菜(花菜)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种子宽椭圆形,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各地栽培。头状体作蔬菜食用。
   3、抱子甘蓝汤菜
   茎粗壮,直立,高0.5-1米,茎的全部叶腋有大的柔软叶芽,直径2-3厘米。我国各大城市偶有栽培。叶芽作蔬菜食用。
   4、羽衣甘蓝
   叶皱缩,呈白黄、黄绿、粉红或红紫等色,有长叶柄。中国大城市公园有栽培。为观赏植物。

六、甘蓝繁殖方法

   甘蓝采用种子播种进行繁殖,播种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防种子带有病菌,播种前用多菌灵浸种24小时。
   2、苗床地消毒:播种前20天用福尔马林50毫升兑水3公斤浇营养土,然后盖膜堆捂5天。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营养土对土壤消毒杀菌。
   3、培育壮苗:12月中旬开始采用小拱棚方式育苗盘育苗。要防止育苗过早,因苗龄长易抽苔。
   4、苗床地管理:一般播种后5天出苗,每天查看苗床地,气温高时注意通风防烧苗,气温低时盖好膜防苗受冻;视墒情约每周补充水分一次;当苗长至2叶1心时要间苗防徒长,保证幼苗大小一致;当幼苗茎粗达0.5厘米以上时,应尽量保持温度在15℃以上,以免通过春化阶段;移栽前7天放风炼苗。当苗长至5-6片真叶时可实施移栽。

七、甘蓝栽培技术

   1、定植
   选择苗龄40天左右,6-8片真叶壮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行距55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3500株。
   2、水肥
   早春地膜栽培定植缓苗后,因春季温度低,一般小水,应适当控制浇水以提高地温,不可大水漫灌,随水施尿素 15公斤左右。若有寒流天气,可提前施硫酸铵每亩15-22公斤,并灌水可增强植株抗寒能力。随着气温升高,进入莲座后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施复合肥 20公斤左右,或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并结合施一定草木灰。莲座末期适当控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移栽较晚的农户,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和叶球腐烂。
   3、采收
   当叶球达到紧实时采收,在收割时保留2片外叶(莲座叶)以保护叶球,做到表面干净、无虫害、无裂球。同时根据保鲜加工出口的标准要求,按照叶球的大小进行分级。供应市场的,可视需求情况,及时采收上市。

八、甘蓝病虫防害

   甘蓝的病害少,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
   1、蚜虫:可利用黄板诱蚜或用银灰膜避蚜,药剂防治可用50%灭蚜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对甘蓝蚜虫有效。一般6-7天1次,连喷2-3次。
   2、菜青虫:可喷苏云金杆菌500-10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九、甘蓝主要价值

   1、观赏
   羽衣甘蓝在华东地带为冬季花坛的重要物种,观赏期长,叶色鲜艳。在公园、街头、花坛常见用羽衣甘蓝镶边和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用于布置花坛,具有很高的观赏效果。叶子色样多,有淡红、紫红、白、黄等,是盆栽观叶的佳品,欧美及日本将部分观赏羽衣甘蓝用于鲜切花销售。
   2、营养
   甘蓝营养元素很丰富如优质蛋白,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等,吃紫甘蓝可以补充营养,强身健体。
   3、药用
   抗癌:甘蓝菜所含的植化素可以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和抗炎相关慢性疾病的预防,包含癌症。
   冠状动脉疾病:其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可增强体内酵素系统的解毒能力,中和毒素对dna产生的伤害,也可预防癌细胞转移。
   改善胃溃疡:甘蓝菜富含甲硫丁氨酸,常见于甘蓝菜、莴苣、苜蓿芽。等绿色植物中,此成分可能帮助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改善血糖、血脂:经研究发现,甘蓝菜嫩芽可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胰岛素阻抗,另外,一颗甘蓝菜约含7.8克的纤维质,而足够的纤维摄取可以延缓饭后血糖上升、促进血脂肪的代谢。维持骨骼密度。维持骨骼密度除了足够钙质、维生素d之外,还需要多种营养素来维持骨骼的新陈代谢,其中之一就是维生素k。维生素k是协助酵素合成与钙结合蛋白的辅因子,与维持骨骼密度有关。每100克的甘蓝菜富含约100-200微克的维生素k9,摄取100克即可达到一天的足够摄取量,避免维生素k缺乏。

十、甘蓝挑选方法

   看手感:优质紫甘蓝拿上手后感觉比较沉,说明紫甘蓝的水分比较足,结构紧凑,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好,而劣质的紫甘蓝拿上手感觉比较轻,吃起来的话会感觉汁不足,口感较差。
   看外表:优质紫甘蓝看上去鲜艳而有光泽,而劣质紫甘蓝看上去颜色比较暗淡,并且不带光泽。

十一、甘蓝文化

   甘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蔬菜,在四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就开始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了。现今的欧洲,在那些贫瘠寒冷的白垩岩的荒草滩上依然能看到野生的甘蓝在生长。

十二、甘蓝营养成分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蛋白质3 g
脂肪0.4 g
碳水化合物9.2 g
不溶性膳食纤维2 g
钠54.4 mg
镁24 mg
磷52 mg
钾248 mg
钙97 mg
锰0.36 mg
铁0.6 mg
铜0.08 mg
锌0.5 mg
硒2 μg
维生素a24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6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06 mg
烟酸(烟酰胺)0.8 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40 mg
维生素e1 mg

十三、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甘蓝图片

十四、甘蓝视频


 
 作者:蛇农网(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2641687017@qq.com*
展开全部内容
网站地图